top of page

​迷內 Ne-Nay

迷內_商標_橫幅02.png

​介紹 Introduction

簡報:生命中軸的三位一體(final)-4_page-0001.jpg

​學術思辨

Academic

Speculation

​社會實踐

Social

Practice

​身心靈修行

Somatic and Spiritual

Sādhanā / Cultivation

​教學

Teaching / Pedagogy

創作

Creation

論述

Discourse

迷內同時經營兩層「三位一體」之概念:
(1)學術思辨、社會實踐(含藝術)與身心靈修行:打破目前理論研究、藝術創作與靈性超越三分的局面,建構一個自由、開放、解構的想像空間。
(2)教育、創作與論述:切入屬
於社會實踐之藝術,更從多元角度整合第一層次之學術思辨、社會實踐與身心靈修行,完整發揮藝術之全面動能。

在這社交媒體發達,資訊碎片化的年代,似是而非的訊息多如繁星,人人都想用最快捷簡單的方法獲得美好生活。遇上低潮期,身心困頓,我們都想要盡快好轉,自我安慰或被告知各種看似正能量滿盈的思想,繼而重複固有的生活方式,再不斷口號式地說服自己仍好好活著。事實是,不管換了多少華美髮型、買了多少奢侈逸品、投入多少情感關係,痛苦與困惑依舊會在最出奇不意之時,如潮水襲來。

 

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內在毫無覺察,任由既有的僵化模式主宰身心。然而追求真實,源於內在。

你願意直面與凝視內在,真正花時間在「自己」身上嗎?

迷內相信生命擁有可能。每個人獨特的身體,蘊含創造能力,能從「藝術」中找回生命的主權與熱情。迷內提供各類課程:作品抒創、論述思辨、內外修行,打破目前學術研究、靈性超越和藝術創作三分的局面,建構一個自由、開放、解構的想像空間。

這裡是以各種「媒介」探索自身與外在世界的場域,不論階級、教育、文化、種族、資產,所有人都能夠進入我們的教育。這不是心靈雞湯式的課程,沒有浮言空談。迷內鼓勵人們思考與實踐自己的生命,超越身心的二元對立,透過創作、教育與論述來經營有機的生活與生命。

 

有機的生命流動且柔韌,唯有反求諸己,方能達到如此境界。在過度追求快速、效率和名利的現世,請把動盪不安的心交託給迷內,一同來重整身體與心靈的斷層,讓身心變得安然踏實。

 

「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氣之辯,以遊無窮者,彼且惡乎待哉!」——莊子《逍遙遊》

〔過往經歷〕
2019 臺北藝穗節迷內首個作品《臺彎 Bent-Tai(www)》獲得「藝穗原創精神獎」
2019 草創「迷內身心靈學院」
2020 迷內之子計畫「爽子座 Qemini」獲得文化部「本土語言創作及應用補助計畫」補助

※ 詳參
(1)《臺彎 Bent-Tai(www)》作品介紹頁

(2)《臺彎 Bent-Tai(www)》「即刻重演」集錦
(3)《臺彎 Bent-Tai(www)》臺北藝穗節集錦
(4)專訪迷內 | 以肢體新塑的酷兒世界觀 | 2019藝穗五虎
(5)迷內臉書專頁 Me-Nay Facebook Page
(6)迷內 Me- Nay Instagram

「百家往而不反,必不合矣。後世之學者,不幸不見天地之純,古人之大體,道術將為天下裂。」──〈莊子.天下〉

人類所見、所想、所言,常如瞽者摸象,僅曉世事一隅。所謂「道」,或言實相、真理、本質,破碎、幽冥且重層。興許欲見道之為何,須從多方著眼,才能整全地接近自我、生命與世界。

學術研究者,大都避論「身心靈」,將之評為「怪力亂神」。而其容易被身心靈修行者歸為「溺於塵事」,不見超脫。或者小智小慧,難見大局。其若不接觸實踐以及修行,難免迷失智識與自身生命的連結,淪為空談,甚至語言及符號的遊戲。「理性我」日益強烈,批判攻訐輩出,卻也因無甚修行而與「身」脫節,更牢困於波濤的情緒中。影響身心健全,終致癱塌。所得之知識,因無實踐,亦難以證成或與常民對話。合該以實踐向外延伸,以修行向上而超越社會桎梏,將自身所得之理知整合入生命。

身心靈修行者,則多不喜談世俗,因而被學術研究者標為「玄虛神秘」。其決意超越世俗紛雜,但或許簡化了人事的繁複詭譎。多數人終究活在社會體制與網絡中,若不梳理清楚自身與周遭人事物的牽連,則難明其追求的核心或真相。所有超脫的意圖,如同懸浮於社會之上/外,妄求明晰。倘能以學術切入,先明白體制,知曉眾物之建/虛構本質,再達超越。也在向塵世探問的過程中,以各類實踐映照與潔淨自身與社會。

所謂的各類實踐者(此指廣義上具實質或經驗性質的行為、工作等等,包含藝術),則埋首創作、創造、實作,同時忽略了學術研究及身心靈修行。不求向下的學理扎根,以及向上的性靈超越,遭截斷在難上難下的虛浮境地。無學理支撐,致使其作為/作品顯於表面,與同儕盲目異口同聲。如《紅樓夢》中薛寶釵所言:「不拿學問提著,便都流入世俗去了。」無身心靈修為拂拭,則使其實踐缺乏情意、共感,更無能回歸探問自身生命。

 

特別感謝

王晨馨、江心瑜、林亭筑、林甄德、邱瑀倫、吳珮瑜、李秀芬、洪舒珊、陳美克、凌慶薰、楊芷涵、鄧樂怡、鄭鈞元

講座 Seminar

本講座由張庭瑋、李秀芬與江峰帶領,從兩層「三位一體」的概念出發,梳理身/心/靈的生命實作。第一層是身、心與靈的意義與交疊;第二層則是行動實踐、學術思辨與身心靈修行做為「生命中軸」的可能。此次講座,由三位講師,其於過往生命中或接觸此生命中軸的二至三者,同時談論此三者之關係與斥合。意欲給予聽者梳理同時經營學術思辨、身心靈修行與行動實踐的可能,企近一完整、全面、通透的生命樣態與修為。

適合對象:學術研究者、身心靈工作者、藝術工作者、廣義的社會實踐者、喜歡思辨與討論的人、覺得生命被各種腳色與面向分裂而想整合的人、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、所有人類。

講者介紹

 

李秀芬(蹦蹦)
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政治理論組學士,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輟學,主要關懷身體、文化與認同之間的關係。現為自由工作者,在編導、肢體、攝影、文化研究等領域穿梭徘徊。2017年始受TWNZ舞蹈治療訓練,為受訓中舞蹈治療師、療癒性舞蹈實踐者,但試著另闢一條不談療癒的疼痛哲學。

在致力去標籤化、卻還是要說豐功偉業的社會氛圍裡,雖然零星地拿過一些獎和提名,仍覺得自己不會跳舞,常自嘲自己是藝術圈的邊緣一匹狼。有個無政府主義小集合「即使我們生無可戀」,作品多以精神狀態、社會議題出發,在非典型空間進行演出,且不斷實驗不同的觀演互動,據傳我們的觀眾都是抖M。
 

生命中軸的三位一體

生命中軸的三位一體

生命中軸的三位一體
Search video...
All Categories
All Categories
People & Blogs
講座影片(2 小時)

講座影片(2 小時)

02:01:21
Play Video
講座影片(生命中軸概念)

講座影片(生命中軸概念)

19:50
Play Video

​集合成員
Collective Member

20191109-_DSC6938.jpg

​迷內創辦人暨藝術總監

 

20191109-_DSC7002.jpg

張庭瑋
Ludwig Zhang

理論顧問​與合作教師

現就讀台大法律研究所,雙主修台大語言學研究所。台大中文系學士,雙輔法律系、戲劇系。台大婦女性別學程、歐洲歐盟學程、臺灣研究學程;師大哲學教育學程;輔大西洋古典暨中世紀研究學程。

S__17440780.jpg

許逸芸
Polly Hsu

​視覺設計

視覺設計/插畫創作者。性別酷兒,擅長性別/身體政治之創作,受政治哲學、女性主義與佛道思想影響,作品時常探索著個體與社會結構之間的交互作用。

​計畫 Projects

1上封面.jpg

不只是知識型,更是「學術型」。意圖將看似艱深但實與生命、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「科普」進入民眾日常。以生動撩人的案例為底,添加滿富趣味義理的哲思。從哲學、社會學、人類學、法學、語言學、文學、藝術等,甚至更多、更深、更廣的人文社科領域,都由我們「口無遮攔」地為你們娓娓道來。

​本計畫獲文化部「本土語言創作及應用補助」

​詳細了解 More

播客橫幅1920X1080.png

本播客(Podcast)節目深論廣義的「性/愛」議題,並著重「(身心合一的)身體」在這個系統中所扮演的重要腳色,達到生命的超越——也就是修行。將邀請來自三個領域,學術研究(廣義人文社會科學,如社會學、法學、哲學、人類學、文學及更多)、具社會連結性的實踐(如藝術創作、社會工作及更多)與身心靈工作者,跟大眾分享自身的性/愛思想與實踐。

​詳細了解 More

bottom of page